半导体卖了 147.1 亿美元,同比涨了 31.6%,还是同月历史最高。这里面 HBM 和 DDR5 芯片贡献了六成力量,简直是扛把子。船舶出口更猛,22.4 亿美元,同比翻了一倍还多,LNG 运输船订单占了七成以上,看来全球对清洁能源运输的需求是真不小。汽车出口 58.3 亿美元,涨了 8.8%,新能源车型占了出口总量的 45%,新能源的趋势是挡不住了。
不过,有喜就有忧。石油产品出口 42.1 亿美元,降了 6.3%,汽油价格同比跌了 15.4%,这油价波动对出口影响真不小。石油化工 37.5 亿美元,降了 10.1%,主要是迪拜原油均价 69.3 美元一桶,同比降了 16.1%,原材料价格降了,成品出口自然也受牵连。
再看各个市场的情况。对美国出口 103.3 亿美元,涨了 1.4%。这里面挺有意思,半导体和化妆品卖得好,把钢铁和汽车零部件的下滑给补上了。毕竟美国对汽车加了 15% 的关税,零部件受影响不奇怪。而且韩美有协议,韩国投了 2000 亿美元在芯片上,换来了关税豁免,但钢铁还是得面对 50% 的关税,这博弈的滋味不好受啊。
对中国出口 110.5 亿美元,降了 3.0%。石化和通信设备卖得不如以前,但半导体还算稳定。这背后是中国存储芯片自给率突破了 35%,长存、长鑫产能上来了,慢慢能自己满足需求了,韩国想再像以前那样靠这个赚钱,难了。
新兴市场倒是成了新希望。对东盟出口 109.1 亿美元,涨了 10.1%,半导体出口更是飙升 150%,看来东盟的市场潜力被充分挖掘了。对欧盟 60.3 亿美元,涨了 8.7%,新能源车出口占比创了新高,欧洲人对新能源车的喜爱给韩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机会。
可别光看表面的增长,里面的结构性风险不少。汽车零部件就悬,预计要亏 7.9%,要是美国真把关税提到 25%,全年对美出口就得萎缩。企业也没闲着,要么把产能搬到墨西哥、越南,要么就调整价格,都是为了活下去。
芯片方面的麻烦也不小。美国管着高端芯片出口,HBM 芯片 2 月对华出口一下子就降了 31.8%。而且中芯国际还接了不少原本属于三星的 14nm 订单,代工生意被抢了,这日子不好过啊。
那韩国企业怎么转型呢?产业升级是条路。三星在德州的工厂,2026 年就投产 AI 半导体和固态电池,还锁定了特斯拉的订单,这是要在高端领域发力。现代汽车的氢能汽车在欧洲市占率突破 18%,也算找到了新方向。
市场多元化也很重要。欧盟那边,韩国化妆品年增长 6.8%,靠的就是护肤科技有壁垒,把欧洲人的钱包给打开了。现代汽车在印度金奈的工厂,产能直接翻倍,看来是盯上了印度这个大市场。
还有个有意思的点,韩国已经连续 6 个月顺差,7 月就有 66.1 亿美元,这顺差就像个武器,能在资本运作上玩出不少花样,为出口争取更多空间。
展望 2025 年下半年,情况也不好说。要是美国对芯片加征关税,那汽车和钢铁出口可能再降 7%,拖累 GDP0.8%,这可不是小事。破局的关键,可能就在韩美协议的执行上,3500 亿美元投资里有 1500 亿给造船业输血,这能顶不少事。还有 RCEP 深化,东盟半导体市场占比可能升到 28%,这也是个机会。
说到底,韩国出口太依赖美国市场了,占了总量的 24%,这就像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,风险太大。一旦美国市场有个风吹草动,韩国出口就得跟着抖三抖。
富深所配资-南宁配资公司-配资门户首页地址-股票的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