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卖点是缠论中最最最重要的,特有的客观操作依据。
我们前面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讲走势,而走势的分析是通过对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,买卖点是源于走势的分析逻辑长出来的,是客观呈现的,不是臆想出来的。
根据买卖点的位置,我们把它分为:第一类买(卖)点,第二类买(卖)点,第三类买(卖)点,简称:一买,二买,三买,一卖,二卖,三卖。
第一类买(卖)点是由背驰引发的。当一个走势完成后,随着单边力量的衰竭会形成顶(底)分型,这就是第一类买(卖)点。
注意,第一类买(卖)点一定是由背驰引发的,一定是对应了顶(底)分型。
一个30分钟的趋势走势类型,用区间套去找到5分钟的背驰段,再找到1分钟的背驰点,这个背驰点必须由1分钟的顶分型或底分型来确认。
一段走势完成必然产生第一类买(卖)点,反过来,如果第一类买(卖)点成立,那也必然意味着一段走势完成。第一类买(卖)点和走势的完成是一体的,几乎同时进行的,即走势结束,同时第一类买(卖)点产生。
因为第一类买(卖)点刚好是一段走势的完成,因此它也是可以被破坏的。
如上图:一个30分钟趋势走势类型,由背驰形成了一买,同时也意味着这个30分钟走势结束,那我们就说这个买点是30分钟级别的一买。
如上图:一个5分钟向上走势类型,由背驰形成了一卖,同时也意味着这个5分钟走势结束,那我们就说这个卖点是5分钟级别一卖。
要注意:买卖点不能简单说是一买、一卖,一定要表达清楚它是什么级别、什么走势的一买一卖。
第二类买卖点是上涨或下跌后的次级别回抽,不出新低或新高,就形成了本级别的第二类买(卖)点。
如上图:一个30分钟的向下走势类型,一买形成后,又一个5分钟向下走势完成且不破新低,这就是二买。
如上图:一个5分钟走势类型完成,在一卖形成后,又一个1分钟向上走势完成且不出新高,这就叫二卖。
第三类买(卖)点是指一个次级别走势脱离本级别的中枢,且回抽时没有回到中枢内,就形成了本级别的第三类买(卖)点。
如上图:一个30分钟下跌走势形成二买后,又形成了新的中枢A,1-2是5分钟走势类型,三个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了一个30分钟的中枢,那5-6作为5分钟走势类型的回落,并没有回到中枢A内,5-6的低点比中枢A的中高(ZG)高,它就构成了三买。同时这个三买也证明中枢A已经构筑完成了,因此可以用第三类买卖点来确定一个中枢的终结。
如上图,一个5分钟上涨走势形成二买后,又形成了新的中枢A,1-2是1分钟走势类型,三个1分钟走势类型重叠构成了一个5分钟的中枢,那5-6作为1分钟走势类型的上涨,并没有回到中枢A内,5-6的高点比中枢低(ZD)低,它就构成了三卖。
第三类买(卖)点非常重要,它不仅是买卖点,也是前中枢的终结信号,形成第三类买卖点后前中枢就被固定下来了。另外,三买一定是在中枢区间上方形成的,三卖一定是在中枢区间下方的形成的。
当然,在实操中,也会有些特殊情况,比如买卖点的重合?二否有多个?对应传统理论里面的三重底(顶),四重底(顶),那要如何处理呢?明天分享。
富深所配资-南宁配资公司-配资门户首页地址-股票的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